ICCC2025在沪举行全球学者、产业界精英等多维度探讨通信科技发展前沿
来源:中新网上海 发布时间:2025-08-16 15:59 阅读量:18401
2025国际通信大会(ICCC 2025)11日在上海正式开幕,汇聚全球700余名通信领域的学者、产业界人士、研发工程师及青年研究人员,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共同探讨通信科技发展的前沿趋势与未来机遇。
本次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等联合主办,复旦大学承办,以“塑造融合连接的未来(Shaping the Future of Integrated Connectivity)”为主题,共设置了13场分论坛、19场技术讲座、26场研讨会、38个特邀报告、16个演示,共同构成了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
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授杰拉德11日在沪发表演讲。(复旦大学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在题为《智简:未来通信技术的展望与实践》的报告中为应对传统网络在可扩展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了具备内生智能与原生简洁固有特性的智简无线网络的策略。该策略基于原生的认知与学习能力,将通信系统从被动的数据管道演进为主动的智能体,从而推动各行各业的广泛数字化转型。
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授杰拉德在《我的6G梦》的演讲中前瞻性地探讨如何实现6G——既将其视为一个技术里程碑,也视为社会和商业的赋能者。在他的愿景中,6G不仅被视为一项技术成就,更是构建赋能个人、保护隐私并为社会带来切实利益系统的基础。
来自知名企业的精英朱佩英介绍了一个以感知辅助人工智能为核心的6G-ISAC框架。她在演讲中指出,在该框架下,无线电网络能够动态构建物理世界模型,以支持具身智能(Embodied AI)。通过融合感知与智能,无论是骨干节点(Bastion Nodes)还是AI设备,都能进化为具身智能体(Embodiment-AI),即:能在现实环境中感知、适应并行动的系统。这种融合将为类机器人化的服务与应用开启一个全新领域,使6G成为大规模智能交互系统的平台。
据悉,十余年来,国际通信大会已成长为中国通信领域的国际学术标杆。ICCC 2025的成功举办,前瞻性地揭示了通信技术的演进方向。
据悉,ICCC 2025的技术讲座环节汇集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就AI深度赋能、硬件突破、多域融合、场景化网络、内生安全等话题进行深入讲解,传播前沿知识,促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成都新闻摘选
- “进”显时尚 “蓉”购全球 “2025成都进口嘉年华”即将启幕
- 北京扩大公积金直付房租试点范围,签约自如可用公积金直付房租
- 李宁发布2025世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装备,以绿色科技演绎中国力量
- 2.5T+双电机 ,新一代帕里斯帝中国首秀演绎混动旗舰新高度
- 童心筑梦庆八一,非遗竹编传薪火 —— 骑龙社区儿童共度别样建军节
- 现代汽车新一代混合动力系统:以技术革新引领电动化转型新阶段
- 暑期亲子游好去处!澳康达暑期亲子季启动,全程免费玩!
- 天山脚下“瓜”分天下丨巴里坤机场首航,“甜蜜”即刻起飞
- 双流区黄水镇杨公社区:“亲邻相伴 入户关怀在行动”困境老人结对帮扶工作
- 迎世运盛会,抓公卫保障 ——市疾控专家莅临龙泉驿赛区检查指导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