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琵鹭现身广州,近年来观测数量不断增高
来源:广州日报大洋网 发布时间:2023-11-25 10:06
飞翔中的黑脸琵鹭和白琵鹭。
天气渐冷,广州迎来了候鸟迁徙的季节。昨日上午,本报独家直击“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再现广州,拍摄到20多只黑脸琵鹭成群结队飞翔及觅食的珍贵画面。
黑脸琵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其全球总数量不足300只,是已知的仅次于朱鹮的第二种濒危水禽。随着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种群数量已突破6000只。
从2014年广州首次发现黑脸琵鹭到访,后来逐年均有发现。今年这群珍贵的“访客”再度光临,栖息觅食,追逐嬉戏,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黑脸琵鹭与白琵鹭同框出现
近段时间,南沙湿地又有大批“老朋友”如约而至。在被俗称为“自助餐厅”的大片浅滩里,成百上千的候鸟降落在此,由于水位较浅、鱼虾肥美,各种各样的鸟类在此自寻“靓座”觅食。
昨日上午10时,20多只黑脸琵鹭出现在这片浅滩里。它们的身形分外不同,别的鸟“走”得甚快,而它们一边慢慢行走,一边用汤匙状的长嘴在水中甩动,像探头一样开展食物搜寻,凭借嘴尖敏锐的触觉捉住鱼虾。
将镜头拉近,这群黑脸琵鹭全身羽毛大体为白色,但是有黑色的嘴巴、腿、脚,前额、眼线、眼周至嘴基为裸皮黑色。“一方面因为它太珍贵了,另一方面因为独特的长相,眼周黑黑的一圈跟大熊猫一样,所以被叫做‘鸟中大熊猫’”。南沙湿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后经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慧建再次确认,这群“访客”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濒危的鸟类之一黑脸琵鹭。与它们同行的,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黑脸琵鹭在咸水区域生活,常见在沿海地区;而白琵鹭在淡水区域生活,常见于淡水湖泊,此前两者同时出现的情况不多见。但近年受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也有两者同时出现的情况。
据胡慧建介绍,黑脸琵鹭是候鸟,主要从我国东北部、韩国以及日本沿海一带起飞,一直飞到中国上海、台湾、海南的沿海地区。它们喜爱生活在水深低于30厘米左右的地方,食物以鱼虾为主。每年夏季,南沙湿地都会在滩涂投放鱼虾苗,因而也有了“自助餐厅”的丰盛光景。“黑脸琵鹭成群出现,说明湿地里食物较为丰富,也说明滩涂的生态环境比较好。”他说。
越来越多黑脸琵鹭逐年访穗
黑脸琵鹭仅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在全球总数量不到300只之时,保护工作者开始针对黑脸琵鹭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保育行动。根据2022年全球黑脸琵鹭同步普查结果显示,黑脸琵鹭种群数量已达到6162只。
作为全球重要的候鸟迁徙中转站和越冬歇息地,南沙湿地已经成为黑脸琵鹭喜欢到访之地。从2014年这里发现它们来穗的身影,每年都有一大群飞抵。2020年发现了52只、2022年发现了62只,连连创下南沙湿地观测到黑脸琵鹭的历史新高。
胡慧建表示,一般情况下,黑脸琵鹭从10月开始迁徙,将在南方待到次年3月。换言之,目前还没有到观察黑脸琵鹭的高峰期。每年的黑脸琵鹭全球同步调查活动设置于1月份,今年的观察数量还有待确认。
万珺在南沙湿地工作10多年,见证着南沙湿地候鸟迁徙的变化。“南沙湿地吸引越来越多的‘新客人’前来过冬,这是生态环境年年改善的结果。鸟类迁徙就是为了寻找适合繁衍生息的地方,这里的很多候鸟觉得这个地方很舒适,就干脆‘赖’着不走了,成了留鸟,比如苍鹭。”
根据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统计,南沙湿地监测发现鸟类185种,综合历年调查数据以及文献记载,南沙湿地总共记录到鸟类2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白尾海雕、黑脸琵鹭、东方白鹳、黑鹳,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褐翅鸦鹃、燕隼等。这里野鸭成群、苍鹭伫立,共同构成广州南沙、香港米埔、珠海淇澳岛的珠江口湿地水鸟迁徙栖息区域,被誉为珠江三角洲的“候鸟天堂”。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