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成都热线 > 行业资讯 > 正文

政策暖风劲吹,“三桶油”的新能源投资节奏有望再加快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3-04-06 11:22   

澎湃新闻获悉,4月4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启动会。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国石油副总经理黄永章、中国石化副总经理喻宝才、国家电网副总经理陈国平、中国海油有限公司副总裁杨云出席。

启动会指出,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始终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问题。为进一步筑牢油气供给安全底线,必须“开源”“节流”同步推进,多措并举增加油气供给。一方面,加快进军“深海、深层、非常规”领域,持续提升老油气田采收率,保持勘探开发力度强度不减。另一方面,要围绕“油气上游领域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费大户”想办法出措施。油气上游领域具有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通过大力实施清洁用能替代,同步增加油气商品供应量,是增强油气供给能力、显著降低油气生产能耗和碳排放的现实途径,也是对构建“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能源供给体系的积极探索。

会议强调,国内油气资源富集区同时拥有丰富风光热资源,油气勘探开发又有较强的消纳新能源需求及能力,为大规模开展新能源建设提供了较好基础条件。各油气开发企业,要会同新能源、电力企业,紧密结合油气生产实际,切实把握科学发展规律,坚定不移推动油气增产增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促进油气上游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国家能源局曾于3月22日公布《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这是国家能源主管部门首次就油气上游企业发展新能源出台支持文件,意味着油气公司的低碳转型及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大举布局获政策力挺。

国内油气上游企业在发展新能源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和优势,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吕建中认为,国内油气上游企业大多位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且矿权区内地理空间广阔,有利于布局风光发电项目。矿权区内的井筒、盐穴等可助力建立“大储能”系统,而油气田及周边最有低成本优势以建立大规模氢能管网系统,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和氢能产业链建设。

对油气公司而言,《行动方案》释放的实质性利好看点颇多:

在陆上,充分利用陆上油气田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好、建设条件优越、具备持续规模化开发条件的优势,着力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重点推进大庆、长庆、胜利、塔里木、新疆、华北等油田风电和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支撑油气勘探开发清洁用能,加快实现燃料油气的替代,提高油气采收率,大幅增加油气商品供应量。在油气矿区及周边地区,积极推进油区内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重点推广应用低风速风电技术,合理利用荒山丘陵、沿海滩涂等资源,积极推进风电就地就近开发。在新疆、青海、甘肃等油气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油气与太阳能同步开发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太阳能聚光集热及储热技术,实现油气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供热,助力低碳油气开发。

在海上,该方案明确,考虑到海上油气田开发和后续滚动上产涉及航空、运输、管道建设规划布局,周边区域新能源建设优先由油气开发企业统筹推进实施,逐步实现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产业融合发展。

作为政策保障,《行动方案》要求,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对于作为油气勘探开发用能清洁替代的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等新能源项目,优先列入各级能源发展规划。各电网企业要积极支持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智能电网,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支持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消纳。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风光发电、氢能地热等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微电网等新能源设施,作为油气开发项目的产能建设配套,整体办理备案手续。

这也正是电网公司作为主角之一出席前述启动会的原因。

据澎湃新闻观察,近年来,“三桶油”在新能源业务拓展上各具特色,中石油在陆上新能源开发和电动出行领域频频出手,中石化的优势在于氢能和化工领域,中海油则主攻海上风电。

最近发布的2022年财报显示,油气业务上的高盈利没有让“三桶油”放缓新能源业务扩充进度。

中国石油称,去年新能源业务发展全面提速,累计建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过140万千瓦,累计地热供暖面积达到2500万平方米,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达到800万吨标煤/年。2023年,在新能源业务上将全面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持续优化海上风电、CCS/CCUS、气电等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新能源基地建设,全力参与“沙戈荒”大基地和深远海风电大基地项目建设,加强绿电、地热、 氢能等项目布局实施。

中国石化称,去年公司积极稳妥布局氢能、光伏、充换电业务,投运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组建国内首家碳全产业链科技公司,能源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中国海油在年报中称,2022年公司重点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首座离岸距离100公里以上、水深100米以上的“双百”漂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浮体总装。中国首个直接为油田生产设施、高渗透率直接供电的分散式风电项目蓬莱分散式风电项目正式启动。中国海油首个大型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海南CZ7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获得核准。此外,成功获取上海金山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公司首个陆上集中式光伏项目甘南合作市“牧光互补”项目顺利开工。此外,稳步开展CCS/CCUS,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在恩平15-1生产平台完成安装。

日前举行的业绩会上,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坦言,海上风电的发展首先要获取资源,“我们在这一方面起步比较晚。近海的风电资源目前已分配完毕,即使没被分配的风电资源,竞争非常激烈。尤其与电力企业相比,我们在竞争中不具备优势。”他说,中国海油在海上的新能源发展重点是深远海的漂浮式风电,“深远海的风电资源更加丰富,技术难度相对大一些,这是我们的比较优势。”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l03
adr1